郭守敬的故事
郭守敬的故事
郭守敬是中国元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之一,也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。他生于 1231年,卒于1316年。
公元1271年元王朝建立、准备颁行全国统一的历法。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据、以备制定新 的历法,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,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天文仪器,共13件,其中最有创造性的 有3件:高表及其辅助仪器,简仪和仰仪。
高表是古代圭表的发展。表是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标竿或石柱,圭是从表的底端水平地伸 向正北方的一条石板。每天太阳:1走”到正南方时,表影落在圭面上。量度表影长度就能推算出 节气的时刻。这是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之一。
郭守敬的简仪是中国传统浑仪的发展、这种结构,欧洲到18世纪才采用。仰仪是个中空的 半球面、形状像口锅、锅沿刻有方位、锅里刻有与观测地纬度相当的赤道座标网。锅口架一小 板,板上有孔,孔的位罝正在球面的中心。太阳光通过小孔形成一个倒落在锅里的像,由此读 出太阳的座标和该地的真太阳时刻。仰仪还可以用来观测曰食、读出曰食的时刻、方位和食分 等等。郭守敬还发明了许多其他观测器具。
郭守敬根据观测的结果、于公元1280年3月、制订了一部准确精密的新历法〈〈授时历》。
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.2425天、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。欧洲的著名 历法〈〈格里历》也规定一年为365.2425天、但是〈〈格里历》是公元1582年开始使用的、比郭守 敬的〈〈授时历》晚了整整300年。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、共计105卷。郭守敬是 中国古代成就突出的科学家,直到很晚,世界咅国的科学界才逐渐了解他。
郭守敬的故事点评
授时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.2425天、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。欧洲的著名 历法〈〈格里历》也规定一年为365.2425天、但是〈〈格里历》是公元1582年开始使用的、比郭守 敬的〈〈授时历》晚了整整300年。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、共计105卷。郭守敬是 中国古代成就突出的科学家,直到很晚,世界咅国的科学界才逐渐了解他。
《郭守敬的故事》于2018-02-01由资源狗整理发布,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,如果您对《郭守敬的故事》感兴趣,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。
推荐阅读
- 花生为什么能榨油[12-19]
- 伤口为什么会自己愈合[12-19]
- 人睡觉为什么会磨牙[12-19]
- 母蚊子为什么要吸血[12-19]
- 木头为什么会浮在水上[12-19]
- 人为什么会打嗝[12-19]
- 为什么打哈欠会流眼泪[12-19]
- 啤酒为什么会冒泡泡[12-19]
- 鸭子为什么会游泳[12-19]
- 人的唾沫有杀菌作用吗[12-19]
- 蝉为什么会脱壳[12-19]
- 为什么盐可以杀菌[12-19]
一周热门
小编推荐
最新收录